导航菜单

商鞅

商鞅的拼音:shāng yǎng

意思:战国时期政治家。卫国人。本姓公孙。秦孝公任用他实行变法。公元前356年(一说前359年)和前350年两次颁布新法:奖励耕织;废除贵族世袭,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等级;推行连坐法;建立县制;废井田制,准许土地买卖;按丁男征赋;统一度量衡制。变法奠定了秦强盛的基础。因封地在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号商君,因称商鞅。孝公死后,被诬陷,车裂而死。著有《商君书》,今存二十四篇。

词语

组词: 商鞅量

商鞅相关的造句

名言

1. 公子虔诬告商鞅谋反,惠文王派遣官吏捕拿商鞅

2. 并封之富庶之地商鞅

3.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商鞅

4. 解读松下与商鞅的关系

5.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6. 处商鞅,极刑,以戒后世欺圣灭祖之……元凶巨恶……我等,纵然命丧商鞅……余党,亦在所不惜……

7. 商鞅南门立木历史典故

8.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9.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商鞅

10. 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商鞅

11. 不以私害法,则治。——商鞅《商君书修权》

12. 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商鞅

13. 怯于邑斗,而勇于寇战。 ——商鞅《商君书》

14.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商鞅 《商君书》

15. 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 ——商鞅 《商君书》

16.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鞅《商君书定分》

17.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商君书》

18. 相传战国后期商鞅曾宿店于此,称商均店。

19. 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商鞅

20. 一心想着恢复祖先荣耀的孝公非常赏识商鞅的这套理论,他力排众议,下令封商鞅为左庶长,着手组织变法。

商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āng(ㄕㄤ)

⒈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商量。商讨。商议。商定。商榷。商酌(商量斟酌)。相商。磋商。洽商。协商。

⒉  买卖,生意:商业。商店。商界。商品。商标。

⒊  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商人。商贩。商贾(gǔ ㄍㄨˇ)(商人)。商旅。

⒋  数学上指除法运算中的得数:商数。

⒌  中国朝代名:商代。

⒍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2”。

⒎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

⒏  姓。

汉英互译

Shang、quotient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commerce, business, trade

鞅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āng(一ㄤ)

⒈  古代用马拉车时套在马颈上的皮套子。

其他字义

yàng(一ㄤˋ)

⒈  〔牛鞅〕牛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

造字法

形声:从革、央声

English

leather strap over horse's n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