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鐙杖
词语解释
镫杖[ dèng zhàng ]
⒈ 亦作“镫仗”。
⒉ 即镫棒。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鐙仗”。即镫棒。参见“鐙棒”。
引:《宋史·仪卫志四》:“白柯枪五十,哥舒棒十,鐙仗八。”
《宋史·仪卫志六》:“鐙仗,黑漆弩柄也,以金铜为鐙及饰,其末紫丝絛繫之。”
《元史·舆服志二》:“次执鐙杖者六十人。”
《三才图会·器用六·镫仗》:“鐙杖即鐙棒。 唐 李光弼 骑将以鐙杖毙 僕固瑒 卒七人,故製此。”
镫杖的分字解释
镫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镫(鐙)
⒈ 挂在马鞍两旁的铁制脚踏:马镫。镫骨(听骨之一,形状像马镫)。
造字法
形声:从钅、登声
English
lamp; a kind of cooking vessel
镫的拼音:dèng(ㄉㄥˋ)
镫字取名的含义是什么:
镫字取名义指活泼,时尚,可爱之义;
镫配什么字最好
起名镫配什么字最好?镫配什么字最好男孩可配酉、逍、居、漠、马等字起名大气好听的。女孩镫字配什么字好听可配依、馨、莹、玲、燕等字起名最好听。
与镫字搭配的最佳男孩名字
deng qi镫其 chao deng朝镫 hao deng昊镫 tie deng铁镫 zi deng子镫 deng xin镫信与镫字搭配的最佳女孩名字
deng ying镫莹 ling deng玲镫 lan deng岚镫镫字意思康熙字典解释

鐙【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都滕切《集韻》《韻會》都騰切,音登。《說文》錠也。《徐鉉曰》錠中置燭,故謂之鐙。今俗別作燈,非是。《楚辭·招魂》華鐙錯些。《劉公幹·贈五官中郞將詩》明鐙熺炎光。
又山名。《山海經》鼓鐙之山。
又與登同。《儀禮·公食大夫禮》實于鐙。《註》瓦豆謂之鐙。《疏》詩:于豆于登。毛傳:木曰豆,瓦曰登。《後漢·禮儀志》瓦鐙一,彤矢四。
又《廣韻》都鄧切《集韻》《韻會》《正韻》丁鄧切,音嶝。《廣韻》鞍鐙。《集韻》馬鞁具。《正字通》馬鞍兩旁,足所踏也。《韓致堯詩》和裙穿玉鐙。
又《韻會》豆下跗。《禮·祭統》執鐙。《註》鐙,豆下跗也。《釋文》鐙,音登。
又丁鄧反。
「婚姻」八字合婚,掌握幸福姻婚通关密码 「姓名」解开名字奥秘,挖掘姓名能量杖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杖
⒈ 扶着走路的棍子:手杖。拐杖。
⒉ 泛指棍棒:擀面杖。禅杖。
⒊ 古代刑罚之一,用棍打:杖脊。
⒋ 古同“仗”,恃,凭倚。
汉英互译
bastinado、staff、staves、verge、wand
造字法
形声:从木、丈声
English
cane, walking st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