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龙卷风的拼音:
词语解释
2010年5月15日傍晚,黑龙江省绥化市发生“龙卷风”和冰雹天气,至5月17日已造成7人死亡,98人死亡。详细解释 受灾情况 2010年5月15日17时20分至17时40分,受冷风前强对流云系影响,绥化市北林区、海伦市、兰西县、庆安县、绥棱县部分乡镇和村屯发生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自然灾害。全县15个乡镇普遍受灾,其中兰西镇、康荣乡、红光乡、奋斗乡、兰河乡、红星乡等6个乡镇受灾严重。截至5月17日已造成绥化市2397户、 8502人受灾,其中7人死亡、98人受伤,倒塌损坏房屋5400间。 受灾详情 [2]海伦市:2010年5月15日15时15分至15时50分,境内共荣、联发、祥富、长发、百祥、海北、东林、共合等8个乡镇及城内部分地区遭受了一场龙卷风袭击,特别是共荣乡民强村受灾最重,所有农户房屋房盖卷走,部分倒塌,供电线路通讯线路全部毁损,全村停电,有人员伤亡。大风持续35分钟,平均风速25米/秒,平均风力达到9级,阵性风力达11级。致使部分民房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水稻大棚、温室蔬菜大棚的棚盖被风卷走、扯碎,致使水稻秧苗、温室蔬菜受害;部分民房倒塌、铁皮房盖被掀掉、黑棚也被刮碎、脱落;部分农电线路、林木、公共设施遭受严重损失。据初步统计,受灾农户791户、受灾人口2581人,其中:共荣乡民强村死亡1人,重伤2人,轻伤38人;损坏民房1130间,牲畜伤亡24头(只);水稻大棚损毁56个,温室蔬菜大棚损毁6个,地膜菇娘损毁310亩;刮倒、刮断树木120余棵,刮断农电线路13550延长米通信线路580延长米;损毁桥涵4座。 北林区:2010年5月15日下午16时50分至17时10分,一股特大龙卷风夹带冰雹突袭该区部分乡镇,特别是三河镇、三井乡受灾情况较为严重。据初步统计初步统计全区受灾897户,3140人,倒塌房屋135户,397间,受损房屋2030间。其中,死亡5人,伤52人。紧急转移安置478人。 兰西县:2010年5月15日17时20分—17时40分,该县遭受雷雨大风冰雹强对流天气灾害,最高风力达8级。全县15乡镇普遍受灾,其中兰西镇、康荣乡、红光乡、奋斗乡、兰河乡、红星乡等6个乡镇,16个村,62个自然屯,709户遭受强风冰雹袭击,受灾严重。经初步统计,受灾人口2561人,灾情共造成人员1死6伤,其中重伤1人,紧急转移安置615词语分字解释
绥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绥(綏)
⒈ 安抚:绥抚。绥远。绥集(安抚和笼络)。绥靖(安抚使平静)。
⒉ 安好:顺颂台绥(旧时书信用语)。
⒊ 古代指登车时手挽的索。
⒋ 古代的旌旗和旒。
造字法
会意:从纟、从妥
English
soothe, appease, pacify
化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化
⒈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⒉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⒊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
⒋ 习俗,风气:有伤风化。
⒌ 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
其他字义
化
⒈ 同“花”。
汉英互译
burn up、change、convert、melt、spend、turn
造字法
会意:从亻、从七
English
change, convert, reform; -ize
龙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龙(龍)
⒈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⒉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⒊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⒋ 姓。
汉英互译
dragon、imperial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卷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卷
⒈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卷。画卷。手卷。
⒉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上卷。第一卷。藏书十万卷。卷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
⒊ 考试用的纸:试卷。
⒋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案卷。
其他字义
卷(捲)
⒈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卷尺。卷帘子。
⒉ 裹挟带动:卷入。卷扬。
⒊ 弯转裹成筒形的东西:烟卷儿。纸卷儿。
汉英互译
book、coil、convolve、reel in、roll、tome、volume、wapped、winding、wrap
相关字词
舒
造字法
形声:下形上声
风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风(風)
⒈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⒉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⒊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⒋ 消息,传闻:风传(
)(传闻)。闻风而动。⒌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⒍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⒎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⒏ 姓。
其他字义
风(風)
⒈ 古同“讽”,讽刺。
汉英互译
wind
造字法
形声:从虫、凡声
English
wind; air; manners, atmosphere